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2850.“海边的沙”表示相对应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的繁多。这从“海”和“沙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海”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或事实,或一个知识体系(参看28, 2120节);“沙”是指特定或具体的记忆知识或事实。记忆知识或事实好比“沙”,因为形成沙子的石头颗粒在内义上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(643, 1298节)。此处说,它们必繁多,“如同天上的星”,还如同“海边的沙”,因为“星”,或知识、认知属于理性人;“沙”,或记忆知识、事实属于属世人。当属于理性人的事物,即存在于知识或认知中的良善和真理,与属于属世人的事物,即记忆知识或事实相一致,以至于构成一体,或彼此确认、支持时,在这种情况下,它们是相对应的。当主使人重生,也就是使他变得属灵时,便将他的理性概念和属世事物或形像带入这种对应状态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此处才提到“天上的星”和“海边的沙”这两个短语;否则,只提其中一个短语就足够了。
39.创世记1:20.神说,水要滋生爬行物,就是活物;要有飞鸟飞在地上,在天上穹苍的表面之上。
两个大光被点亮并安置于内在人,外在人从它们获得光明之后,人才第一次开始活过来。在此之前,他几乎不能说活着,因为他以为他所行的良善是凭自己而行的,所说的真理是凭自己而说的。由于人凭自己是死的,他里面只有邪恶和虚假,结果,凡他从自己所产生的都没有生命,因为他无法从自己行本身为良善的良善。根据信之教义,谁都能清楚看出,人若不通过主的大能,甚至不能思想良善,也不能意愿良善,因而不能行出良善,因为主在马太福音中说:
那撒好种的是人子。(马太福音13:37)
良善只能来自良善的真正源头,这个源头是独一无二的,如主在别处所说的:
除了一位神之外,再没有良善的。(路加福音18:19)
然而,当主使人复活,也就是使他重生时,祂允许人一开始以为他从自己行良善,说真理,因为那时,他不可能想到别的,也无法以其它任何方式被引导相信,然后发觉一切良善和真理唯独来自主。只要人以这种方式进行思考,他的真理和良善就好比“嫩草”,还好比“结种子的草本”,最后好比“结果子的树木”,它们都是无生命的,或说没有一个活的灵魂。现在,他被爱和信复活,相信他所行的一切良善和所说的一切真理都是主带来的,于是首先被比作水中的“爬行物”和“飞在地上的飞鸟”,后来被比作“牲畜”。所有这些都是有生命的,被称为活的灵魂或“活物”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